一、基本安全防護
1.投入式致冷器因常涉及如干冰、液氮或者制冷劑等低溫介質,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專用的低溫保護手套,戴好防護眼鏡,禁止徒手直接觸碰,
避免出現皮膚凍傷或者組織黏連等情況。特別是液氮類制冷器,其溫度低至零下196℃,人體在接觸的瞬間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如果
不慎接觸到如連接管、冷卻腔等低溫部件,必須立即用常溫流動水進行沖洗,且嚴禁用高溫物品熱敷或者揉搓,情況嚴重的應及時就醫。
2.如果使用的致冷器含氟利昂、氨等制冷劑,要確認好設備的密封性,防止制冷劑泄漏,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制冷劑具有一定毒性或者易燃易
爆。如果聞到異味,比如氨的刺激性氣味,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開窗通風,撤離現場檢查泄漏點;如果使用液氮作為制冷介質,應
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操作,防止液氮揮發的氮氣積聚引發缺氧的問題,禁止在密閉空間內長時間使用。
3.一些壓縮式投入致冷器存在如冷凝器、壓縮機出口等高壓管路,在使用前需先檢查管路是否有變形、裂縫等情況,禁止敲擊或者拆卸高壓
部件,避免高壓氣體噴射傷人造成安全事故。
二、使用前的檢查
1.正式啟動設備前需要先檢查其電源和電源線是否有破損或者裸露的情況,插頭、插座接觸是否牢固,以及接地是否可靠,避免漏電觸電;
設備外觀同樣需要注意,比如冷卻腔、密封圈是否出現變形、破損,如果有攪拌裝置需要檢查是否靈活,控制面板按鈕以及顯示屏是否正常。
2.介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是制冷劑循環性需要確認制冷劑液位是否在規定范圍,禁止混用不同類型的制冷劑;如果是低溫介質投入
型,需要確認介質純度是否符合要求,儲存容器是否有破損以及密封性的良好與否,防止介質受潮或者污染。
3.待冷卻的負載材質和尺寸需要確認是否適配致冷器的冷卻腔,防止因負載過大導致制冷效率出現下降,或者負載材質和低溫介質發生反應,
比如一些塑料在低溫下會脆裂,需要提前確認其耐低溫性能。
三、操作時的規范
1.設備在啟動前需要確認冷卻腔沒有異物,負載放入后應蓋緊密封蓋,避免冷量流失或者介質泄漏。
2.在升溫或者降溫過程中,需要緩慢梯度進行,特別是對一些精密樣品或者玻璃容器,要注意防止因溫度驟升驟降導致的負載破裂,嚴禁直接
用高溫熱源加速升溫。
3.要嚴格控制制冷溫度在設備的額定范圍內,避免出現因低于額定值導致壓縮機過載或者制冷劑凝固堵塞管路等問題。
4.在設備運行時,需要做好實時觀察控制面板的溫度、壓力以及液位等參數,如果出現溫度驟升、壓力超標或者報警指示等異常情況,應立即
停止設備,并排查具體原因,禁止帶故障繼續運行。另外,如果設備有配備攪拌或者循環裝置,需要確認其運行狀態,檢查是否出現異響或者
卡頓,防止攪拌軸卡死導致的電機損壞。
5.取放負載時需要先暫停制冷或者關閉設備,要確保冷卻腔溫度回升到安全范圍后再操作,防止冷量直接接觸人體。取放后應及時蓋緊冷卻腔
蓋子,減少冷量損耗,使設備使用壽命得到延長。
四、實驗環境方面
1.設備周圍應保持通風良好,防止熱量或者有害氣體積聚。如果是在室內使用,需要配備通風管道或者排氣扇,確保空氣中的氮氣、制冷劑濃
度低于安全限值。
2.實驗環境的溫度一般要求控制在5℃至35℃的范圍內,實際情況還需要參考設備說明書,要注意避免在靠近熱源、陽光直射的高溫環境下使用
設備;而環境濕度則需要低于80%,避免設備內部出現結露和生銹,或者低溫部件結霜影響到熱交換。
五、維護和保養
1.設備每次使用后,待冷卻腔溫度回升到常溫,需用干燥的軟布擦拭腔內壁,如果有如干冰殘渣等殘留介質,需要清理干凈,防止因介質殘留
對設備造成腐蝕;而外部控制面板則可以用濕布擦拭,嚴禁用水直接沖洗設備主體。
2.用戶需定期檢查設備電源線、插頭以及接地是否完好,一般可以一周檢查一次;制冷液位或者壓力則可以每個月檢查;設備散熱風扇和冷凝器
的灰塵可以每季度清理一次,一般可以用壓縮空氣或者軟毛刷,防止灰塵堵塞影響到散熱。
3.設備如果長期不使用,應先排空設備內的制冷劑或者低溫介質,然后清潔冷卻腔并做好干燥處理,再斷開電源并覆蓋防塵罩進行保護。另外,
存放環境需要確保通風和干燥,避免陽光直射或者環境潮濕。
姜分儀投入式致冷器使用方便,質量可靠,歡迎廣大用戶選購!
了解更多儀器信息,盡在泰州市姜堰分析儀器廠。